在近日举行的英伟达GTC(GPU技术大会)上,首次设立了“量子日”,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活动中表示,设立“量子日”是为了就其此前发表的有关量子计算的言论道歉。然而,一些与会专家对此并不买账,认为他并未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言论对量子计算行业造成的冲击。
黄仁勋的“道歉”
在“量子计算:现状与未来”的小组讨论会上,黄仁勋开玩笑地说:“这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公司CEO邀请所有嘉宾来解释他为什么错了。” 今年1月,黄仁勋曾表示,量子计算距离“真正有用”还需要20年时间。尽管这种观点在量子计算领域并非罕见,但作为科技巨头英伟达的掌门人,他的这番言论却引发了量子计算概念股的暴跌,跌幅超过60%。
本次GTC量子日设置了三场讨论会,邀请了Quantinuum、IonQ和SEEQC等新兴量子计算公司的负责人,以及微软和亚马逊云科技(AWS)等科技巨头的量子研究人员。
会后,Business Insider采访了六位参与圆桌讨论的专家。
部分专家对英伟达首次举办量子日表示欢迎,认为这有助于提升量子计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Pasqual CEO Loïc Henriet表示:“量子计算能够获得如此多的关注,这对行业发展是有益的。”
但另一些专家则认为,黄仁勋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言论的错误,甚至对其是否真正重视量子计算领域表示怀疑。
D-Wave CEO Alan Baratz表示:“至少在我们的讨论环节中,感觉更像是黄仁勋提问,我们回答,而不是专家之间的讨论。但我认为这可能就是他想要的方式,因为他是全场的焦点。而且我认为他并没有真正承认自己错了,我的感觉是,他仍然不相信量子计算的时间表和实用性。”
量子计算领域的发展势头
D-Wave是一家上市公司,该公司最近宣布,在模拟与磁性材料发现相关的计算时,实现了量子计算领域长期以来追求的“量子霸权”。在GTC上,该公司发布了最新论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加密货币、供应链管理和去中心化金融的全新量子区块链架构。
近几个月来,微软、AWS和谷歌也纷纷宣布了在量子研究方面的进展。虽然量子计算尚未充分发挥其潜力,例如发现新药、开发新化合物或破解加密方法,但其发展势头令人瞩目。
在GTC的小组讨论中,讨论的重点较少集中于该行业近期的进展和未来的量子计算应用,而是更多地集中于概述各公司开发下一代技术的技术方法,以及讨论是否应该将该领域更名为“量子处理”之类的名称,以提高消费者的理解。
Rigetti CEO Subodh Kulkarni表示,小组讨论是量子计算公司向热情的开发者展示其工作的绝佳机会。但他建议,如果像Rigetti这样仍处于研发阶段的公司,以及像D-Wave这样拥有更多商业应用的企业,能够分成单独的小组来讨论各自的工作,效果可能会更好。
Baratz对此表示赞同,并表示如果再次受邀参加,他希望获得更多关于讨论的组织方式和参与目标的信息。他补充说,当黄仁勋亲自邀请时,很难拒绝。
“当英伟达举办这样的活动,所有量子计算公司都参与其中时,很难缺席,”Baratz说道。
量子计算概念股依然低迷
在GTC的小组讨论前,黄仁勋表示,他并不知道自己之前的言论会损害量子计算公司的股票,并开玩笑说:“我不知道量子计算机公司是上市公司。”
参与小组讨论的两家量子计算公司的CEO告诉Business Insider,在黄仁勋发表1月份的言论后不久,他们就接到了黄仁勋的电话,为造成的巨大损失道歉。
另一些人则认为,黄仁勋通过组织量子主题的演讲、小组讨论和活动环节,公开道歉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他承认这次活动有点像‘我的错’,我相信他,”Kulkarni说。“我认为当他最初发表声明时,他真的不相信他会对这么多量子计算公司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所以这无疑是‘我的错’的表示。”
在D-Wave 3月中旬宣布取得进展后,量子计算概念股略有上涨,但仍未从黄仁勋1月份言论造成的冲击中恢复过来。
英伟达发言人拒绝对专家们对GTC量子日的批评和担忧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