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亚瑟·巴尔(Arthur Bahr)的一项研究揭示,14世纪的《珍珠手稿》(Pearl Manuscript)远非仅仅包含四首中世纪诗歌的简单合集。除了广为人知的《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之外,这部手稿还蕴藏着许多超乎文字表面的丰富内涵。
手稿的发现与重审
巴尔教授的新书深入探讨了《高文爵士》以及《珍珠手稿》中其他三首诗歌的独特之处。他深入研究了正式名为“英国图书馆MS Cotton Nero A X/2”的手稿,从中发现了围绕着《高文爵士》的诸多谜团。《珍珠手稿》因收录了亚瑟王圆桌骑士中最著名故事的唯一书面版本而闻名。这部手稿可以追溯到14世纪,除了《高文爵士》之外,还包含了另外三首中世纪诗歌——《珍珠》(Pearl)、《洁净》(Cleanness)和《耐心》(Patience)的唯一现存版本。
许多中世纪的手稿通常只是将不同的文献装订在一起。巴尔教授对此现象一直很感兴趣。但根据他最近的分析,《珍珠手稿》远不止是纸上的文字。巴尔教授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认为,这个物理对象通过其文本、图像和材料的创造性互动,使其价值远大于各部分之和。它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唤起了诗歌本身所关注的问题。大多数手稿的制作方式都很实用,但这部手稿却并非如此。”
光谱分析与数学调查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这部历史文本,巴尔教授对这部手稿进行了全面的重新审视,包括光谱分析和数学调查。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隐藏的秘密,并将它们整理成他的新书《追逐珍珠手稿:推测、形状、愉悦》。巴尔教授说:“你越深入观察,发现的就越多。”
确实有很多值得发现的地方。首先,通过光谱分析——一种利用不同波长的光来研究物体的技术——巴尔教授能够证明,这部手稿最初包含简单的线条画,后来用彩色墨水填充。通过对手稿实物(而非数字图像)的进一步研究,他还发现这些图画所用的羊皮纸是动物的皮肤。
羊皮纸的奥秘
在当时,用动物皮革制作书籍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事实上,“羊皮纸”就是由此而来。然而,在《耐心》这首诗中,羊皮纸的使用方式却非常罕见。这首诗是对《圣经》中约拿故事(即被鲸鱼吞噬后幸存的男人)的改编。为了给读者提供更直观的体验,羊皮纸被反过来使用,使材料的“毛发”面朝向读者,而不是像其他三首诗那样使用“肉”面。
巴尔教授解释说:“当你在读到约拿被鲸鱼吞噬的情节时,你会感觉到毛囊的存在,这出乎意料。恰恰在诗歌的主题化地表达了一种内部和外部的非自然颠倒时,你感受到了另一种动物的另一面。”
《高文爵士》的生动呈现
至于关于亚瑟王传奇圆桌骑士之一,同时也是国王侄子的《高文爵士》的故事,它之所以能够生动地呈现出来,要归功于羊皮纸的质地、诗歌的结构和精美的插图的结合。
巴尔教授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首非常具有麻省理工学院特色的诗歌,因为作者不仅痴迷于数学、几何、数字和比例,而且还痴迷于工艺品的建造、建筑细节和物理工艺。这些诗歌具有一种非常‘mens et manus’(思想和双手)的品质,这反映在手稿中。”
作者与结构
虽然每首诗的作者都不为人知,但大多数专家认为,《珍珠手稿》中包含的每一首诗都是由同一个人创作的。按照顺序,手稿从《珍珠》开始,然后是《洁净》、《耐心》,最后是《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巴尔教授将《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描述为一个关于勇气和骑士精神的怪诞而超现实的故事。
巴尔教授说,这四篇文本不仅在主题上相互关联,而且当它们被放在一起观察时,“手稿开始融合为一个精心制作的、不完美的、时间分层的整体。”
数学之美
事实证明,这部手稿也出人意料地具有数学之美。例如,《珍珠》和《高文爵士》都写成了正好101节长,巴尔教授认为这是一种故意的缺陷,因为一首“完美”的诗歌应该有100节。 《珍珠》是基于数字12构建的,除了其中一节之外,其余所有节都包含12行——这也是另一种被提出的故意缺陷。在整部手稿中,每页都有36行(这在书籍是手工书写的时代非常值得注意,因为作者可以随意决定每页的行数)。此外,《珍珠》和《高文爵士》都具有数值一致的结构。
学者的赞誉
牛津大学的丹尼尔·瓦克林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巴尔教授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模型,可以将物质文本和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结论
巴尔教授认为,中世纪的阅读体验取决于读者与书籍本身的互动。“物质性很重要,”他说。总而言之,巴尔教授认为,从圆桌骑士到《珍珠》,这部14世纪的装订本远比以往任何人所见过的视觉和质感艺术作品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