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辐射风险引发关注
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教授Rebecca Smith-Bindman及其团队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现,现代医学中广泛使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有时可能引发癌症。尽管CT扫描在诊断癌症、动脉瘤等危及生命的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其辐射剂量存在显著差异,且部分机构的剂量过高,增加了患者的癌症风险。
新规旨在改善患者安全
根据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今年生效的新规,医院和影像中心必须开始收集并共享其CT扫描设备发出的辐射剂量信息。这些新规是拜登政府在任期最后几个月发布的,旨在通过测量和反馈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新规将在未来三年内逐步实施,医疗机构若不遵守,可能从2027年开始面临经济处罚。
CT扫描使用现状与风险
据医疗市场研究公司IMV统计,美国每年进行约9300万次CT扫描,其中超过一半针对60岁以上的患者。然而,目前对CT扫描辐射剂量的监管有限,且不同机构之间的剂量差异巨大。Smith-Bindman指出,同一临床问题的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可能相差十倍。2009年的一项研究估计,高剂量辐射可能导致2%的癌症病例,而随着CT扫描数量的增加,这一比例可能更高。
各方对新规的反应
尽管美国放射学会(ACR)等机构曾对新规草案提出反对,认为其过于繁琐且可能增加成本,但Leapfrog Group等患者安全组织对CMS的新规表示支持。CMS还与UCSF合作,研究如何改进CT扫描的测量和评估,最终促成了新规的制定。此外,新规允许使用多家供应商的技术工具,而不仅限于Alara Imaging的软件。
未来展望与技术改进
休斯顿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神经放射学家Max Wintermark表示,医生通常遵循CT扫描的剂量协议,且技术进步正在减少辐射剂量。他预计人工智能将帮助医生优化影像使用和剂量,从而以最低的辐射剂量实现诊断目标。Wintermark认为,CMS的新规将加速向更低剂量过渡,对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