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被《星运里的错》(The Fault in Our Stars) 所感动,或者经常在YouTube上观看约翰·格林(John Green)的视频,那么你很可能和我一样,会渴望阅读或观看他创作的任何作品。即使是一部关于结核病的200页非虚构论文,论证为什么结核病应该被视为头号公敌并最终被根除。
约翰·格林的新书《一切皆是结核病》(Everything is Tuberculosis)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甚至在版权页上都添加了一个脚注,解释了他选择这本书字体的理由。(剧透:选择字体的理由是因为结核病。一切皆是结核病。)
结核病:被忽视的全球健康威胁
在书的开篇,格林就明确指出,结核病是传染病中人类的头号杀手——这一长期存在的现状仅仅被新冠疫情短暂地打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每年有超过800万人感染这种缓慢发展的疾病,并导致约125万人死亡。
然而,正如格林在书中展示的那样,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甚至可以预防的。
《一切皆是结核病》一书探讨了结核病对历史、时尚的影响,以及加剧疾病蔓延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它甚至触及了人们对结核病的浪漫化想象——在某个时期,结核病曾与充满灵魂的诗人和柔弱的女性之美联系在一起。
深入人性的写作
然而,仅仅用以上概括来形容这本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格林写作的真正魔力在于他对每一个字都倾注了深刻的思考和人性的关怀。他通过讲述真实人物的故事,将看似难以解决的全球性问题转化为个人化、容易理解的故事。“我们能够为彼此做很多事情,也能够成为彼此的依靠——但前提是我们能够看到彼此完整的人性,” 格林写道。
《一切皆是结核病》一书充满了反思和真诚,并配有一些黑白照片,用来阐释观点或展示人物。细微之处的个人化叙述不断地将我们带回到人类共同的情感之中,即使是在脚注里也是如此。
个人经历与全球视角
在讨论“患者不依从性”时,格林坦诚地分享了他自己被诊断出疾病以及与服用药物作斗争的经历。他将自己的经历与塞拉利昂的患者进行对比。与格林不同,塞拉利昂的患者常常难以到达诊所获取药物,或者无力负担足够的食物来配合药物的服用,否则会感到不适。另一方面,他们的一些挣扎又是相同的,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围绕疾病的耻辱感是患者可能偏离处方疗程的最常见原因,无论他们是否容易获得药物。
正如人们对格林的期待一样,这本书既触动人心又充满了引人深思的语句。《一切皆是结核病》引用了大量典故,帮助强调观点,并运用了幽默和机智来促进学习,即使是在较为严肃的部分。
“马可波罗”式的写作与希望
格林给出了许多他沉迷于结核病的原因,但最让我猝不及防的是他对写作和“马可波罗”这个泳池游戏的精妙比喻。他引用了结核病活动家什雷亚·特里帕蒂(Shreya Tripathi)的例子,她不得不起诉印度政府才能获得本可以挽救她生命的药物,然而那时已经为时已晚。
尽管书中有死亡和残酷的现实,但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充满希望的书。
格林回顾了历史,审视了导致人类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并提出了一个挑战和一个问题:我们将培育哪种类型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