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健康养生内容,网红们纷纷推荐各种疗法和产品,声称可以减肥、抗疲劳,甚至改善各种健康问题。但医学专家提醒,这些建议并非都可靠,很多只是迎合潮流的炒作,缺乏科学依据。
网红健康内容泛滥,真假难辨
一些网红鼓吹避免某些食物,例如植物油,而另一些则推崇极端饮食,比如纯肉饮食。网络上还充斥着各种产品的推销,比如被称为“天然瘦瘦针”的盐酸小檗碱,以及被称为可以治疗宿醉或疲劳的非医疗静脉维生素疗法。
当然,早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就存在不受主流医学认可的替代疗法和偏方。但如今,网络上大量涌现的健康建议,一方面引发了人们对信息安全的担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美国新任卫生部长小罗伯特·F·肯尼迪曾因在Instagram上发布关于疫苗安全和新冠疫情的虚假信息而被封号,但他所倡导的许多观点仍然拥有广泛的追随者。曾主持脱口秀节目的医学博士穆罕默德·奥兹也曾被批评发表误导性言论,但他现在被前总统特朗普提名为医疗补助和医疗保险服务中心负责人。
Netflix最近推出了一部纪录片,讲述了澳大利亚网红贝尔·吉布森的故事。她曾通过宣扬健康生活方式和替代医学治愈了晚期脑癌而走红,但在2015年承认自己捏造了患癌经历。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后来因其未能将通过销售食谱和应用程序承诺捐赠给慈善机构的款项捐出而对其处以罚款。
如何辨别网络健康信息的真伪?
在个人健康养生依然备受关注的当下,健康专家给出了评估网络健康信息的几点建议:
对网红推荐产品保持警惕
大多数网红都与公司存在或希望建立商业合作关系,通过推广产品来获取收入。这种合作关系并不一定意味着网红不相信他们所推广的产品,但他们确实有宣传这些产品(无论是否有效)的既得利益。
网红可以通过宣传产品的图片或视频获得报酬,还可以通过联盟链接等方式赚取销售佣金。因此,专家建议,当有人鼓励你点击“购买”按钮时,最好谨慎行事,无论是天然补品、声称具有减肥功效的茶,还是其他出现在你社交媒体上的健康产品。
《美国医学会杂志》上个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大量讨论五种常见医学检查的Instagram和TikTok帖子,主要来自那些在推广这些检查中“拥有某种形式的经济利益”的账户。
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两个平台上约980个帖子后发现,大多数帖子都具有误导性,未能“提及重要的危害,包括过度诊断”,例如健康人进行全身核磁共振检查或检测癌症早期迹象、评估肠道微生物或测量激素水平。
阿尔伯塔大学健康政策和法律教授蒂莫西·考菲尔德表示,推广膳食补充剂一直是许多网红的一项有利可图的活动。他认为补充剂行业是针对消费者的健康虚假信息的“支柱”,旨在推动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有人在销售补充剂,那就是一个危险信号,”他说。“我认为以前并非总是如此,但现在肯定如此。”
核实专业资质
美国运动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塞德里克·布莱恩特表示,总的来说,消费者应该对所有大胆的声明持怀疑态度。网红的目标是提高其内容的参与度,一些网红可能会为了吸引更多观众而做出未经证实的断言。
“如果它好得令人难以置信,那它可能就不是真的,”布莱恩特说。
一些健康养生网红拥有医学培训背景,但许多人并没有。在采纳社交媒体上的健康建议之前,最好确认他们是否具备适当的专业知识,或者至少能够分享支持他们推荐某些产品或生活方式选择的数据。
在健身领域,布莱恩特建议查看网红是否持有认证机构的认证,然后通过美国运动专业人士注册数据库确认该信息。
美国医学会和美国医学专科委员会维护着医学博士的可搜索数据库,这可能有助于验证分享其真实姓名和大致位置的网红的资格。各州也运营着数据库,允许用户检查某人是否获得了行医执照,或者是否因不当行为而受到纪律处分。
如果一位拥有适当资质的网红推销某些产品,消费者可能仍然需要考虑品牌合作或其他因素是否影响了他们的推荐。
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指南反映了该机构对联邦法律的解读,指示推广特定产品或服务的网红显著披露任何代言行为。然而,赞助和潜在的利益冲突并非总是被揭示。
在发布这些指南的2023年,FTC向十几位网络网红发出了警告,原因是他们未能充分披露推广“含糖产品”和阿斯巴甜(一种存在于无糖汽水、冰淇淋和其他食物中的甜味剂)的付费社交媒体帖子。其中一些网红是注册营养师。
与主流医学共识进行比较
如果网红引用研究来支持健康和饮食主张,最好核实他们所说的内容是否与最新的循证医学共识一致。
“仅仅因为某人的名字后面有‘医学博士’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值得信赖,”研究心理学和技术交叉领域的精神病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埃利亚斯·阿布贾德说。
阿布贾德建议通过传统上信誉良好的来源(例如主要学术机构或政府卫生机构)来仔细核实健康主张。他还建议查看网红引用的研究,并评估它们是否发表在信誉良好的期刊上并经过同行评审。
明尼苏达州梅奥诊所的注册营养师凯瑟琳·泽拉茨基表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为时过早,无法判断有希望的结果是否应该被信任。例如,一项研究可能显示了某种草药的益处。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该研究结果已在其他研究中得到复制,而这是治疗方法被认为是proven effective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