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馈赠的艺术:利人利己的双赢之道

接受馈赠的艺术:利人利己的双赢之道

我们常常被教导要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然而,你是否意识到,接受他人的好意,与给予同样重要?甚至,接受本身也是一种给予,能让施与者获得快乐,并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

慷慨的悖论:只给予,不接受?

作者分享了一个关于他年长亲戚的故事。这位亲戚表面上非常善良慷慨,总是带礼物、提供美食、在生病时悉心照料。但奇怪的是,她从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她甚至以此为傲,声称:“我只给予,不接受,哪怕是一杯水。” 即使在去世后,她的慷慨也依然是单向的,她明确表示要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并且不举行任何追悼仪式。

作者发现,这种“只给予,不接受”的模式在一些以慷慨自居的人身上也很常见。他们可能认为这种行为更能体现自己的美德,但事实并非如此。拒绝接受他人的善意,实际上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因为它将慷慨的美名全部归于施与者,却让接受者感到亏欠,甚至背负一种无法偿还的义务。

这种单方面的给予,与给予的本意背道而驰——给予本应是一种共享的、相互温暖的、产生幸福感的行为。学会欣然接受他人的好意,对于你的人际关系和自身幸福来说,与慷慨施与同样重要。

善意的影响:施与者和接受者都受益

研究表明,善意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对陌生人做出一些随机的善举,比如帮忙开门、替人支付停车费、赠送小礼物。然后,研究人员会评估接受者的反应,观察他们是否展现出“杜乡式微笑”,这种微笑涉及颧大肌和眼轮匝肌,被认为是真正幸福的标志。结果显示,与没有接受善意的陌生人相比,接受者展现出“杜乡式微笑”的可能性几乎高出四倍。

不仅接受者感到快乐,施与者也同样受益。实验结束后,参与者报告说,他们的心情更加积极、愉悦、感恩、乐观,并且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更高。这与许多其他研究结果一致。例如,2004年的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每周被安排做五件小善事和牺牲的学生,其整体幸福感明显高于没有参与这些行为的学生。

如何让他人更快乐?给予他们帮助你的机会

从逻辑上讲,提高他人幸福感的一个方法是,给予他们行善和助人的机会。2022年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往往不愿意向陌生人寻求帮助,比如借用他们的手机打电话,因为他们认为这会给对方带来不便和困扰。然而,研究人员的实验表明,提供帮助的人实际上更乐于助人,觉得这并不麻烦,并且从中获得的快乐也超出了求助者的预期。

因此,让别人快乐的一个简单方法是,接受他们的慷慨,或者甚至主动向他们寻求一个小小的帮助。事实上,一些学者认为,利用这种效应,获得他人帮助的最好方法是,先请求他们提供一个小小的帮助。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比那些受过你恩惠的人更乐于再次帮助你。”如果未来的雇主问你是否想喝杯咖啡,正确的答案是“我非常乐意!”,无论你是否真的喝咖啡。

把握好度:警惕过度索取

当然,请求帮助也是有度的。正当的请求帮助和无理的索取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如果有人向你提出过分的要求,比如让他的家人在你家住两个星期,那么你在对方眼中的形象很可能一落千丈。学者们指出,温暖会在过度索取中变成利用。提出请求的方式也很重要。永远不要以命令的口吻提出要求,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学者们发现,那些没有正当理由就觉得自己理所当然或受到委屈的人,往往具有这种特质。

另一种破坏他人行善带来的愉悦感的方式是,引入外在的好处,比如提供某种物质上的交换。想象一下,我请你帮我把一些箱子搬到车上。你可能会欣然答应。但如果我说:“如果你帮我把这些箱子搬到车上,我会给你4美元。”结果会怎样?你可能会感到震惊、受到侮辱,并且认为我是一个傻瓜。帮助应该只是帮助,不应该涉及物质交换。

如何更好地接受馈赠?

以慷慨的精神接受馈赠,能够促进你与他人之间的温暖感情。如果你像作者的亲戚一样,难以接受他人的好意,那么一个好的起点是,时刻留意他人提供的帮助,并尽可能地接受它们。当然,这需要你能够区分真正的善意和试图操纵或胁迫的行为。你不需要答应和一个意图不轨的人共进晚餐。但是,“我可以帮你从星巴克带点什么吗?”通常是一个说“好的”的好机会。

下一步,你可以通过互惠的方式,将这样的小恩惠变成一种健康的社交模式。慷慨的文化就像血液循环,它不能停留在某个特定的位置。一旦停滞,就会凝结,不再支持生命。只接受别人的善意,而不主动提供帮助,最终会导致善意枯竭。相反,你应该寻找机会,让别人接受你的慷慨。明天,你可以主动去咖啡店给大家买咖啡。

主动寻求帮助:另一种形式的给予

你也可以通过要求别人提供一些他们乐于给予的东西,来开启互助的循环。多年前,当作者经营一家大型非营利组织时,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指出,他身边有很多作为企业家非常成功的捐助者,但他从未向他们寻求过商业建议,而这正是他非常需要的。当作者开始更多地寻求建议时,他的管理能力、友谊和筹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训是什么?人们喜欢给他建议:这让他们感觉很好,而且正如研究人员所表明的那样,这可能也让他看起来更有能力。每当你对生活、爱情或工作中的棘手问题感到困惑时,想想那些可能有帮助的人,并请他们分享他们的观点。(请注意:仅仅因为你寻求建议,或者欣然接受主动提供的建议,并不意味着你必须采纳它。)

当对方一无所有时,如何给予?

一次,在向一个班级解释“请求即是给予”的原则时,一位学生难住了作者,他询问当一个人似乎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给予时,该如何应用这个原则。一个想到的例子是,无家可归的人在街上拦住你,请求帮助或食物:给予的尊严是否对这个人来说是无法获得的?

作者把这个问题带回家,并在脑海中反复思考,因为他没有现成的答案。那天晚上,他突然想到,无家可归的人可以给予他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下一个机会,他尝试了一下。

在给街上的一个男人买了食物后,在他转身离开之前,他问:“你愿意为我和我的家人祈祷吗?”起初,他的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但他欣然答应了。作者相信,许多宗教都教导说,上帝会听到穷人的呼喊——所以他认为那天他得到的比他给予的要多得多。你不需要分享作者的宗教信仰也能理解,这种交换给了他一个机会,去表达接受一份每个人都需要和应该得到的善意所带来的温暖尊重。

(0)
wd123_cnwd123_cn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午7:25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午7:27

相关文章

  • 尼克·卡农父亲角色复杂,努力维系大家庭和谐

    尼克·卡农,这位多才多艺的艺人,不仅在演艺事业上有着显著的成就,在家庭生活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卡农是12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孩子们来自不同的母亲,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家庭结构。 卡农的大家庭 卡农与前妻玛丽亚·凯莉育有一对13岁的双胞胎,莫洛坎和门罗。他还与布列塔尼·贝尔育有三个孩子:7岁的戈尔登·萨贡、3岁的力量女王和2岁的崛起·弥赛亚·卡农。此外,…

    2025年3月12日
  • UCLA女篮力克密西西比大学,时隔六年重返NCAA精英八强

    斯波坎,华盛顿州(美联社)——劳伦·贝茨在内线的统治力几乎无人能挡。凭借16投15中的惊人命中率,她狂砍31分,带领UCLA棕熊队在周五晚间的NCAA女篮锦标赛中以76-62战胜密西西比大学,自2018年以来首次晋级精英八强。 身高6英尺7英寸(约2.01米)的贝茨不仅贡献了全场最高的31分,还抢下10个篮板,并送出3次封盖,帮助头号种子UCLA(32胜2负…

    2025年3月29日
  • 乳腺癌患者Emily Powell-Heaton实现心愿,将与《Severance》剧组见面

    Emily Powell-Heaton是Apple TV剧集《Severance》的忠实粉丝,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一群办公室职员通过手术将工作记忆与个人生活记忆分离的故事。2020年,Powell-Heaton被诊断出患有转移性乳腺癌,这种癌症已经扩散到远离乳房的部位,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在观看该剧备受期待的第二季时,她决定将“与《Severance》剧组见面”…

    2025年3月8日
  • 提升厨房颜值:台面美学打造指南,让你的厨房成为焦点

    吸引眼球的家居设计,不仅体现在房屋外观上,室内装饰同样重要。如今,一种新的室内设计趋势正在兴起,那就是“台面美学”。它能让你的厨房焕然一新,成为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想象一下:光滑的台面上摆放着设计精美的陶瓷碗、雕刻精细的木质砧板、闪耀的铜制厨具,以及装在漂亮瓶子里的油醋,仿佛置身美食杂志的拍摄现场。这样的台面设计,瞬间提升厨房的格调,让它成为一个令人惊艳的…

    2025年3月29日
  • 全球海龟生存现状:从神秘水下睡眠到濒危保护

    海龟,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洋(除北极地区外)的海洋生物,以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和濒危的生存现状,吸引了全球的关注。目前,全球共有七种海龟,其中六种原产于美国水域。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狩猎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所有海龟物种都面临濒危的威胁。 海龟的水下生活 海龟大部分时间都在水中度过,它们只有在产卵时才会返回陆地。作为爬行动物,海龟虽然需要呼吸空气,但它们大部分时间…

    2025年3月12日
  • 步行减肥:8个实用技巧助你燃烧脂肪,重塑健康

    减肥是全球许多女性共同的愿望。虽然社会对女性身材的过度关注令人反感,但对于那些正与肥胖作斗争,或者面临2型糖尿病和其他健康问题风险的人来说,设定减肥目标是非常有意义的。 你可以咨询注册营养师,或者进行一些中等强度的交叉健身训练来帮助燃烧脂肪,但我们也知道这些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幸运的是,最好的减肥方法之一就是起身步行。大量研究表明,只要坚持下去,步行就能帮助…

    202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