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后院的“镇校之宝”:深藏不露的恐龙足迹化石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所高中,近日迎来了一份迟到的惊喜。一块巨大的岩石,竟然承载着数十个恐龙足迹化石,而且这块“宝藏”已经在学校的操场上静静地“沉睡”了近二十年。
据昆士兰大学的科研人员透露,这块巨石最初是在昆士兰州中部的Callide盆地被挖掘出来的,随后被赠予了Moura州立高中。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它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学校的老师们注意到岩石上一些三趾印记,并向古生物学家寻求帮助。
史无前例的发现:高密度恐龙足迹化石群
在古生物学家们对这块巨石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这块岩石上竟然蕴藏着惊人的秘密。根据发表在《历史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显示,这块岩石拥有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单位面积内恐龙足迹密度最高的化石群之一。
昆士兰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安东尼·罗米里奥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块岩石上总共发现了66个足迹,代表着47只不同的恐龙。大约2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这些恐龙可能曾经漫步于一片潮湿的白色粘土地之上,它们或者沿着河岸行走,或者直接穿过河流,留下了这些珍贵的印记。
罗米里奥表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快照,它记录了在澳大利亚尚未发现恐龙骨骼化石的时期,恐龙的丰富程度、运动方式和行为特征。”
揭秘足迹主人:小型食草恐龙
每一个足迹都呈现出三趾的特征,这表明它们属于一种名为Anomoepus scambus的遗迹种,这种恐龙体型较小,腿长在6英寸(约15厘米)到20英寸(约50厘米)之间。研究人员推测,这些恐龙当时的行走速度可能低于每小时4英里(约6.4公里)。
通过对拥有类似足部的恐龙骨骼化石进行研究,古生物学家们认为,这些足迹的主人很可能是食草动物,它们拥有长长的腿、粗壮的身体和短小的手臂。
先进技术助力:尘封的细节重见光明
尽管这块巨石已经在学校的操场上“安家落户”多年,但直到运用了先进的3D成像技术和滤光片,研究人员才得以揭示这些足迹中隐藏的细节。
罗米里奥感叹道:“难以置信的是,这样一块蕴含着丰富历史的岩石,竟然在学校的操场上沉寂了这么久。”这一发现无疑为我们了解早期恐龙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也提醒我们,历史的痕迹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这项发现不仅为古生物学研究增添了新的素材,也为这所澳大利亚的高中带来了一份独特的“镇校之宝”。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块岩石将成为学校的标志性景观,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和游客前来参观,共同感受远古生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