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果是获取抗氧化剂和纤维的便捷方式,但这些小水果可能携带诺如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导致严重疾病。为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在更新其食品安全策略,以预防浆果污染,并解释如何在担忧中安全食用浆果。
浆果如何传播诺如病毒和甲型肝炎?
浆果本身不会产生诺如病毒或甲型肝炎病毒,它们通常是在处理和加工过程中被这些病毒污染。食品安全专家达林·德特维勒指出,历史上的卫生问题通常是由于工人卫生不足、培训不够以及手摘农产品的固有挑战所致。浆果的皮肤薄且多孔,使其特别容易受到污染。
浆果引起的诺如病毒和甲型肝炎爆发有多常见?
虽然不常见,但浆果确实曾导致诺如病毒和甲型肝炎的爆发。例如,2022年和2023年,加州、夏威夷、俄勒冈和华盛顿州有10人因食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一有机草莓种植户销售的污染浆果而生病,其中4人住院。
FDA的提议是什么?
FDA的预防策略集中在食品链的卫生上。虽然具体细节未公布,但策略摘要指出,该机构将重点关注管理和采摘浆果的人员的卫生、卫生设施的管理、防止水果在田间和加工过程中交叉污染的新步骤,以及监测和限制与浆果接触的人员中的病毒。
如何清洗和安全食用浆果?
专家建议采取几种措施来降低从水果中生病风险。一是尽量购买在美国种植和加工的浆果。此外,食用前应在流动水下清洗浆果,即使它们标有“预洗”标签。另一种清洁方法是将浆果浸泡在醋水中,以减少病毒负载。对于冷冻浆果,建议加热处理,如煮沸一到两分钟,或用于烘焙食品中。最后,处理浆果前后要彻底洗手,保持切板和器具清洁,避免交叉污染。尽量购买本地种植的浆果,因为供应链更短,安全性更透明。